#touchING by Fai Gor Workshop(釘裝及盒子製作工作坊)
【文字.....可以修復嗎?】
文意應該是可以,剛出土的秦代石刻也是可以的。但其實想說的是,用文字來談修復,根本的難度就在於字面上看不見的「手感」吧!而手感就是職人們獨有的能力與能耐。所以以一本書來談修復,閱書者看到的可能是個「心」。
這本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,你有興趣的可能是故宮可能是珍品,也可能是手藝。而我卻看到在淡然的對話中,工藝修復師的本性雖不盡相同,但「修復師修文物,也在修人品。」卻是真事。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個性的人可以成為修復師,只會告訴你事實。「藝術家要性情張揚才能有觀念上的突破,而工匠對文物的虔敬之心,成為職業性的謙恭。」當你以為自已美術很好創意滿分,卻忘記了文物流傳的真以及對時代的敬畏,那就得走了。當你以為工作時會有人逐一教學時,師傅卻說「別把無知當個性,別的都好辦。」閱讀到最後,每一個修復部門都會告訴你師承制的好。雖然「有些師傅不會主動教你理論,本身他就不善言談,他就是手藝好,帶著你幹就是一種教法,最直接的方法,那叫手把手。因為感性的東西語言有時候表達不了,你看一下就明白了。」希望每一位對修復有興趣的人,都明白他們以行動代替說話,以身修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