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touchING by Fai Gor Workshop(釘裝及盒子製作工作坊)
【研修也是必需的】
這回跟Miss去硏修,近近地去台北,易易地玩釘裝,至發現原來課程叫「圖書醫生研習班」!
頭一天看到吳哲叡老師放滿幾張長枱的典籍,連石刻、木刻、竹簡...龜殼、甲骨文,真的是把整個中式書籍歷史放在眼前。更不用說卷軸裝,及後又發展出龍鱗裝、旋風裝、經摺裝、蝴蝶裝、包背裝、線裝等等。而且你可以親手打開,逐樣拆解逐樣問,真的是問題人人都多。原來一直以為日式釘裝跟中式釘裝,相差無幾。就算無幾都是有差,如日式線裝書書脊縫線位比較窄,針孔只有4洞,而中式則有5洞(乾隆制定了釘書十定的標準量度法)。
Wooooow,再來釘裝縫線手法之多。台灣曾經為日本殖民地,所以釘裝手法較為跟循日式,用紙、打結的手法也輕輕微微的略顯日式風格。而我們慣用的手法就比較中西合壁,不過香港同學們的釘裝第一課,就一口氣將壯元、榜眼、探花,通通拿下。
很想知道黎生當年的硏修之路,他去過的地方應該更讓人意想不到...吧!